不过LRSM不改名!

古典音乐 高二

简单有趣的变奏曲#13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只从事三项事业——作曲、指挥和演奏,并且都做到了极致。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拉赫玛尼诺夫离开祖国,定居美国,并度过了余生的25年。身处他乡的拉赫开始狂热的从事演奏活动,并暂停了创作。但在1926年,他写下了《科莱里主题变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两首都是拉赫作品中的佳作。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分为引子、主题+24个变奏。规模宏大,钢琴演奏技术难度超高。他的曲式结构比一般的变奏曲远为复杂。音乐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帕格尼尼”的主题,在变奏7、变奏10和变奏24中都运用了作者偏爱的“末日经”。这不作品的主题+24个变奏可分为三部分,相当于“三个乐章”。前后两组都是活泼的快板,而中段却是积蕴已久而爆发出来淳朴深情而忧郁的曲调,令人感伤。全曲结尾,《末日经》主题愈发发展,象征着命运不可抗拒的力量。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的音乐中,经常出现“命运”、“魔鬼”、“钟”以及“死”的主题。“死”的主题即如《科莱里变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的“末日经”。因而他的音乐总是给人悲观、孤独忧郁的感受。但是这些并不能代替他的全部思想。

        对大自然的热爱,常常会是心情忧郁、沉默内向的拉赫玛尼诺夫豪情勃发。俄罗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麦浪滚滚的田野,冰雪融化的春潮等都是作曲家讴歌的对象。拉赫玛尼诺夫总是在音乐里塑造出最鲜明的形象


今日思考题:

  1.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有几个变奏?

  2.  拉赫的创作特点?


评论(2)

热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