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LRSM不改名!

古典音乐 高二

托卡塔、前奏曲与赋格#6

钢琴一哥肖邦又双叒叕占领了完整的一篇文章。(在奏鸣曲和变奏曲系列里也同样如此,没办法,他太厉害了)今天来讲一下肖邦之后的《前奏曲(与赋格)》的创作。


我们以前提到过,在19世纪,德奥地区发生了质量不高的沙龙小品音乐盛行的不良现象,但是与此同时,在德奥以外的欧洲国家,钢琴音乐却蓬勃兴起。音乐家的民族意识逐日增长,许多国家出现了独自的民族乐派。


第一个要讲的是俄罗斯民族乐派拉赫玛尼诺夫。“学霸”拉赫玛尼诺夫以优秀的成绩同时在演奏班和作曲班毕业。巧的是他在第一次的交响乐演奏时遇到了挫折,却在钢琴演奏和作曲上得到了高度的赞扬,这也促使他在钢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拉赫玛尼诺夫在1900年写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同时写了10首《前奏曲》,日后又写作了作品3号中的一首前奏曲和作品32号的13首前奏曲。合起来的24首前奏曲正好是以平均律音阶的24个不同调性写成的。这也是因为肖邦对他的影响。


第二个是法国民族乐派弗兰克(Caser Frank)。和圣桑相似,都是同时期杰出的钢琴家和管风琴家。弗兰克作为教堂的管风琴师,与德国古典音乐传统关系密切。他受到巴赫的影响,在1884年开始写作时,本来想写《前奏曲与赋格》,结果小脑瓜子一转,便将这个古老的形式与圣咏*结合起来,变成了《前奏曲,圣咏与赋格》,使这三个部分成为了一个整体。


弗兰克的音乐中既体现了均衡、和谐的古典精神,也表现了法国人的严谨、冷静、理性。与圣桑不同的是,弗兰克为提升法国音乐的地位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圣桑则为复兴法国传统古典音乐和弘扬法国音乐文化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今天讲了两位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以下是今日的思考题:

  1. 拉赫玛尼诺夫受到肖邦的影响,比之弗兰克受到巴赫的影响。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评论(1)

热度(11)